3008
瀏覽內蒙古科技職業學院成立于1991年,是經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國家教育部備案,納入國家統一招生計劃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學院設有建筑工程系、汽車工程系、經濟管理系、藝術與傳媒系、電子信息系、繼續教育部、培訓中心等教學機構;學院是內蒙古自治區“先進辦學單位”、“就業先進單位”、“學生資助工作先進單位”、“教育部示范性實訓基地”,設有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普通話水平測試站、數字視屏DV策劃師命題考試機構、全國計算機應用技術證書考試(NIT)內蒙古考試培訓中心、國家大學生畢業生創業培訓基地。學院秉承“以服務為宗旨、已就業為導向、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謀發展”的辦學理念,以培養“適應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要求,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高技能型專門人才”為目標。實行“校企結合、工學交替”的人才培養模式。經過20多年的發展,現已成為一所以普通高職教育為主,涵蓋中職教育、成人教育、職業技能培訓,開設各類熱門專業20余個,在校生三千余人的多層次綜合性高校。
一、就業工作條件保障
學院設立專門的學生就業指導中心,負責全校學生的職業輔導、創業指導等就業相關事宜。就業指導中心現有專職工作人員3名,專設招聘大廳、面試室、咨詢室、資料室等就業服務場所,為畢業生和用人單位提供全方位的就業服務。此外就業指導中心還設置“大學生創業實訓室”,利用現代化視聽設備,對學生進行專業的創業輔導和培訓。
二、2014年就業工作基本情況
(一)就業工作的思路
2014年我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思路是:貫徹和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按照教育部和教育廳相關文件要求,切實加大政策和工作落實力度,提升就業質量為目的,積極應對“史上最難就業年”,破解就業工作面臨的難題,繼續推進就業優質服務,帶動就業工作全方位向前發展。
(二)畢業生規模和結構分析
2014年我校共有畢業生340人,其中男生 155人女生185人;各類專業畢業生人數分布如下。
表1 2014屆畢業生分專業統計
專業 | 人數(人) | 比例 |
工程造價 | 150 | 44% |
會計與審計 | 98 | 29% |
建筑裝飾工程技術 | 37 | 11% |
工商企業管理 | 20 | 6% |
電子商務 | 16 | 5% |
應用英語 | 14 | 4% |
影視多媒體技術 | 5 | 1% |
(三)就業率
近三年來,我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均保持在96%以上,2014年我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為92.7%,截止本報告撰寫之日(2014年12月30日),我校2014屆畢業生就業率為97%。
表2 2014屆畢業生就業去向統計
專業 | 升學 | 就業 | 未就業 | |||
人數 | 比例 | 人數 | 比例 | 人數 | 比例 | |
工程造價 | 3 | 2% | 145 | 96% | 2 | 1% |
會計與審計 | 1 | 1% | 95 | 97% | 2 | 2% |
建筑裝飾工程技術 | 2 | 4% | 35 | 95% | 1 | 1% |
工商企業管理 | 2 | 10% | 18 | 90% | 0 | 0% |
電子商務 | 0 | 0% | 16 | 100% | 0 | 0% |
應用英語 | 2 | 14% | 12 | 86% | 0 | 0% |
影視多媒體技術 | 0 | 0% | 5 | 100% | 0 | 0 |
(四)就業質量
1.簽約率
簽約率指參加就業的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簽訂三方協議或勞動合同的比例,是反映學生就業質量的重要指標。2014年我校畢業生簽約率超過96%。
2.就業地域分布
我校畢業生就業區域主要以內蒙古自治區為主,在參加就業的畢業生中,超過60%的畢業生在呼包鄂地區就業。
3.就業行業分布
2014年,我校畢業生就業行業分布與往年大體保持一致,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及民營企業是畢業生選擇的三大領域。其中機關事業單位因戶口保障力度大、工作性質穩定,所占比例有逐年上升的趨勢。 畢業生到國有企業就業的人數也較多 ,伊利、神華等國有大中型企業每年都到我校招聘一定數量的畢業生。此外,由于民營企業發展空間擴大,在產業轉型和結構調整的過程中人才需求量增大, 也成為畢業生就業的重要選擇。
圖表1 2014屆畢業生就業行業統計
4.就業與專業契合度
就業與專業契合度指的是畢業生就業行業和崗位與所學專業的相關度及學習深造專業與原專業的相關度,專業契合度是體現就業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經過統計,我校 2014屆畢業生就業、學習深造與專業的契合度為 73.84%。
(五)就業滿意度
1.畢業生滿意度
2014年通過對畢業生離校問卷調查結果分析,滿意度為94.34%。
2、用人單位滿意度
市場是檢驗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指標。為了了解用人單位對我校畢業生的認可度和使用評價,我校每年定期對用人單位的人才使用情況進行跟蹤調查。2014年通過對30家用人單位的問卷調查發現:用人單位對我校的畢業生就業能力的滿意度達到96.24%,我校畢業生的各項職業能力都得到較高評價,其中專業基礎、動手操作能力、人際溝通能力三方的滿意度評價分別達到97.34%、96.58%和93.24(題目設置為多項選擇)。說明我校的專業設置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都是和市場需求相契合的。
三 2014年畢業生就業工作特點
2014年我校就業工作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實現既定的工作目標,就業率、就業質量和就業滿意度都保持高位穩定。
(一)復合型知識結構和專業實踐能力強的畢業生受歡迎
我校畢業生以專業知識和技能扎實、思維活躍、實踐能力強的特點而受各用人單位的歡迎。2014年到我校舉辦、參加招聘會和發布招聘信息的單位共有142家,招聘崗位超過1500個,平均供需比達到1:4。
(二)畢業生就業地域呈多元趨勢
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和學校的鼓勵下,2014年畢業生就業的地域選擇呈多元趨勢,到京、津、冀等地區就業成為部分畢業生的選擇。2014年我校到京、津、冀就業的畢業生較2013年增加23人,到基層就業的畢業生人數也有顯著增加。
(三)對口升本是專科畢業生的重要選擇之一
2014年我校對口升本人數10人,占全校畢業生的2.9%。
(四)期望值偏高仍是大學生求職的主要障礙
部分畢業生在求職時還存在著片面追求熱門行業、高待遇、專業對口等條件,求職期望和市場需求之間仍有落差。因此,期望值高、不能合理定位就業目標成為目前畢業生求職的主要障礙。
四、全面推進畢業生就業的政策措施
(一)學校高度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
“讓每一個畢業生都能找到自己合適的工作”以成為我校辦學的重要理念。學校成立就業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部署、協同推進學校整體就業工作。2014年學校召開了就業工作聯席會、就業工作推進會等,專題討論就業工作;出臺促進就業的“五項措施”和“幫扶方案”,力促畢業生順利就業。
(二)專業化的就業輔導提高學生求職技能
根據90后學生的特點,就業指導中心啟動了類別豐富、正對性強的就業輔導活動,提高學生的就業技能。如在舉辦大型就業輔導講座的同時,推進“周四就業論壇”、“創業沙龍”等精品活動,以小規模的方式增加學生的就業知識。此外學院定期統計每個畢業生的去向,做到“底數清、情況明、數字準”,針對學生的需求開展個性化的輔導。
(三)開拓就業市場為學生提供求職機會
市場發展是就業工作的重要內容,2014年學校多項措施齊發力,為畢業生爭取更多的就業機會。校領導積極謀劃,帶頭“走出去”,深入調研,加強市場開拓力度,豐富校企合作內容。
(四)以創新促進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
五、畢業生就業的發展趨勢及對教育教學的反饋
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和高校畢業生人數持續增加,大學生就業難的現狀很難在短期內得以解決。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增強畢業生的就業核心競爭力是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根本途徑。
(一)要培養有中國夢的高素質人才
按照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要求,大學教育必須著力培養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中國現代化所需要的人才不但要具有深厚的專業知識和開放的視野,更要有國家意識、民族意識和責任意識。高校要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把責任感和道德感的培養融入到整個人才培養體系之中,使青年學生從實現中國夢的寬廣視野來理解自身負擔的責任和使命,成為國家真正需要的人才。
(二)要培養全方位發展的人才
為了使人才培養更接地氣,更好的就業,學校設計了“大學生素質養成行動框架”。圍繞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設置了思想引領、通識教育、校園文化、社團活動、實踐育人、志愿服務、就業創業等七大平臺,為學生提高綜合素質、增強專業技能、豐富實踐經歷提供有力支持,也塑造了大批高技能、有競爭性、創造性的人才。
內蒙古科技職業學院
就業指導中心
2014年12月30日